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5%至5.25%之间,这是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10次加息。
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的声明称,为支持实现充分就业和2%较长期通胀率的目标,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5%至5.25%之间,并将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数据信息并评估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上还强调,稳定物价是美联储的责任,“要实现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次加息主要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聚焦“双重”使命(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5.0%、PCE同比增长4.6%,通胀仍远高于2.0%目标,且通胀粘性,美联储控通胀工作远未完成,整体看,美联储需要维护其市场声誉。美国3月失业率3.5%,处于近半个世纪低位,月均新增非农岗位超过30万人,职位空缺维持高位,就业市场强劲;强劲就业支持美联储加息。”
6月或将暂停继续加息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没有做出暂停加息的决定,将通过逐次会议决定利率的结果。根据美联储自己的预测,这次的加息可能是美联储2023年的最后一次加息。不过,鲍威尔表示,如果通胀率居高不下,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对此,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预计6月美联储将暂停继续加息,未来降息取决于信贷条件。鲍威尔在议息会议中暗示了可能暂停进一步的加息,让官员有时间评估近期银行危机的影响,等待美国债务上限政治僵局的解决,并继续监测通胀进程。因此,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程实认为,尽管加息已近尾声,但市场不应对今年的降息存在太多期待。一旦银行业整体信贷开始出现收紧预期,将是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的开始。
程实认为美联储是否释放降息信号将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核心通胀开始持续回落;二是金融条件出现实质性紧缩。但目前来看,两个条件均未能满足。
据程实解释说,关于通胀,核心通胀的粘性主因是劳动力市场不平衡长期持续。尽管2月职位空缺数和3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表现不佳,但中长期来看,仍处于高位水平。职位空缺数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不排除二季度职位空缺数再次反弹。另外,美国3月份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制造业时薪处于历史高位,解释了美国核心CPI和核心PCE仍然坚挺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平衡和较强的核心通胀粘性意味着紧缩货币政策会比预期更加持久。
关于金融紧缩,程实认为,当前情况下美国金融风险可控,银行并未进入“紧信用”周期,美联储仍将集中于目标通胀。
周茂华也对记者表示,“后续美联储释放降息主要取决于通胀和就业走势。从就业和通胀走势看,三季度以前预计降息可能性偏低。”
在通胀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5.0%,是美国CPI同比涨幅自2022年6月创出40年来峰值9.1%后连续9个月下降,不过仍然高于其2%的长期目标。而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6%,高于2月的5.5%。
议息会议后Fed Watch数据显示,6月美联储暂停加息以及降息25bp的概率分别是80.4%和19.6%。
专家称此次加息对国内影响偏正面
对于此次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的影响,周茂华认为,此次美联储利率决议对国内影响偏正面。
因为在周茂华看来,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美经济与政策处于不同周期,美联储本轮激进加息对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影响较为有限;二是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加之人民币资产估值整体偏低,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利好风险偏好回暖;三是尽管美联利率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但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并维持高利率较长一段时间,市场已有较为充分预期。美联储政策紧缩压力最大阶段在过去。
不过,周茂华提醒,需要防范美国通胀粘性、美国银行业危机及债务上限等潜在外溢影响。
在市场影响方面,周茂华认为,本次美联储鸽派加息,但市场整体偏向避险,主要是美联储淡化年内降息预期,经济前景面临逆风。
对于美股,周茂华称,风险仍大于机会。因为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悲观预期,但美国粘性通胀与美联储暗示维持高利率言辞,银行业危机余波未平,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前景面临逆风,美联储继续缩表,加之美股估值仍处于高位,都可能抑制市场风险偏好。
在美元方面,周茂华认为,“美元仍存在一定支撑。近期美元回落与美债利率下滑相关性较强,主要是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放缓压力,并加速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结。”
“从走势看,美元走势面临逆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与银行业危机利空美元,美国与欧洲等经济体利率差收窄,去美元化等对美元前景构成拖累。但综合考虑美国粘性通胀,美联储年内维持高利率,继续缩表,也就是美联储加息在回收流动性以及欧洲经济下行风险仍大等都对美元有支撑。”周茂华说。
(编辑:孟庆伟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