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出炉,提出了将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从2022年营收1500亿元到2027年达万亿元的高增长目标,将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指导意见》中多处提及肇庆,
为肇庆未来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指明了方向。
↓↓↓
《指导意见》提出
★ 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以珠海、佛山、肇庆、东莞为重点建设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
★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肇庆为重点建设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
★探索在阳江、湛江、肇庆、韶关、梅州等新能源装机规模较大、电力外送困难的地区,按一定比例建设“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
★探索利用汕头、阳江海上风电资源,江门、肇庆等风光资源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生产绿氢,在石油化工园区、港口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等推动氢储能等试点应用。
△梁亮摄
肇庆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
大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日前,肇庆发布《肇庆市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2023年度实施方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一年一方案,一年一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筑巢”“引凤”等十项行动,着力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肇庆浪江抽水蓄能项目效果图(资料图)
在时代风口的全新赛道上,
广东发力万亿储能产业,
《意见》还释放了哪些政策红利?
肇庆如何共享储能产业机遇?
这场新闻发布会作了解读。
4月4日,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广东省工信厅联合省发改委等多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若干措施》的亮点。
(滑动查看更多)
据了解,《若干措施》衔接《指导意见》相关目标及任务,聚焦供给侧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12条政策措施。
在具体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上,广东提出不少“新招”,如对地市引进新建新型储能产业重大项目,按政策予以投资奖励;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储能项目用地、环评、节能、用林审批;引导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风口”。
作为国内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最成熟的地区,广东在储能产业链环节布局较为完备,覆盖有电池材料、设备、电芯、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及电池回收利用等各环节。
“近年来,广东省储能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储能电池出货量全国领先,储能变流器占全国四成市场份额,整体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许多细分领域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拥有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德方纳米、贝特瑞、易事特、南网科技、邦普科技等一批储能龙头企业。
当前,广东省正积极推动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建设,比如近期融捷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智造及研发总部二期项目在广州南沙开工,星源材质投资200亿元的锂电池隔膜项目在佛山南海开工。
聚焦供给侧提出12条政策措施
曲晓杰介绍,新出炉的《若干措施》侧重于从供给制造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提出12条政策措施。
在引进建设重大项目方面,广东提出不少“新招”。如将围绕新型储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环节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协同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发挥并联审批机制作用,推动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
同时,统筹省级支持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等政策措施,对地市引进新建新型储能产业重大项目,按政策予以投资奖励;用好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省财政资金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储能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予以支持。新型储能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能耗指标由省统筹安排。
广东还将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储能项目用地、环评、节能、用林审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各地市优化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机制,将总量优先向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倾斜。鼓励地市、社会资本成立相关产业基金,综合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信贷、基金、保险等,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是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广东将以新型储能多场景创新应用为牵引,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建立“省市联动、分级负责”跟踪服务机制
曲晓杰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新型储能招商目录,对准产业链“短板弱项”,充分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作用,精准龙头企业,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储能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在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
广东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财政资金对锂离子储能电池材料、单体、系统、工艺、设备以及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强安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补齐功率器件及模块、高端传感器等产业链短板,同步开展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方向产业布局。
此外,广东将深化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将举办中国能源电子产品展览会,展示储能先进成果,促进应用及消费,深化国内外贸易合作,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储能电站已投产71万千瓦。广东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周晶表示,储能电站规划建设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在粤投资建设储能电站积极性高,广东充分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经营主体意愿,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积极推动储能电站发展,近期广东印发《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明确独立储能、电源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参与市场的交易方式,逐步建立涵盖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新型储能交易体系。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储能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南方电网公司新兴业务部副总经理郑意表示,助力电源侧储能加速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力争到2025年,服务和推动南方五省区新型储能投运规模超1000万千瓦,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规模不少于400万千瓦,其中在广东不少于200万千瓦。
来 源:投资肇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黎霞)